close

新竹市,很陌生,
上次特地去應該是十年前去清大考試的時候吧!
還記得帶了一堆食物,坐在清大的草皮上吃中飯,
還把水木清華的校園逛了一遍,
後來再也沒去過新竹了(因為沒考上哪)。

這次來其實是為了帶Peilin坐坐台灣的高速鐵路,
以往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現在只要25分鐘。
而選新竹站一方面是想很久沒來,
一方面想來看看獲獎的車站。



車站由姚仁喜所設計,曾於2002年威尼斯建築展獲獎,
而那年Peilin和我兩人正好去威尼斯自助旅行,
就在St. Marco廣場旁看到台灣的大招牌,
趕緊進去參觀,展場展示的正是高鐵新竹站的模型,
那時深深著迷於水都的美,也沒很注意,
現在想起來,我還在簽名簿上留言咧!
也是一則令人回味的奇遇了。



新竹高鐵站很像機場一隅,
公共藝術也很不錯,很有當地色彩,
兩面大牆上有琉璃色的竹子和客家風味的拼貼,
新竹產竹嗎?是的,古名可是叫竹塹,
客家農村元素,可能是為了搭襯附近的新瓦屋客家園區,
加上進出的很多是商務人士(來的時候Peilin旁邊還坐2個印度人咧),
在地化v.s.全球化,讓我想起「地球是平的(Outsourced」那部電影,挺戲劇化的感覺。

因為排假的關係,只好在大中午頂著大太陽在34度高溫下進行今日行程,
要先讚賞一下新竹市政府的用心,
他們做了一個「新竹市觀光導覽小冊」的網站,
裡面有一個「徒步探訪新竹市」的地圖,
相當不錯,值得參考。

坐了免費接駁車到了東門市場站後,往前直走就看到了,
位在一個超大圓環中央的小城「新竹之心-東門城」。

要到路中央的東門城,要先沿著圓環走到綠意盎然的河邊,再走進地下道,
裡面有外勞情侶在親熱,也有遊民在午睡,很陰暗,有點怕怕的,
穿過走道會看到一些遺蹟,是在重建這一帶開挖時發現的清代舊橋墩,
走近東門城,挺小巧的,
又稱迎曦門,建成於道光9年(1829年),距今179年了哦!



從東門城往火車站方向看,天很藍,很曬,還好新竹是風城,風倒挺大,
而將路中央的圓環挖個大洞,還真是滿有魄力的規劃,
原來應該貫穿圓環的護城河,可能被導往橋底下去了,
這種將古蹟嵌入現代設施的保存手法非常高明。
(設計理念可參考http://www.ad.ntust.edu.tw/grad/think/95_monographic/a9313015/east%20gate/east%20door.htm

接下來去找新竹城隍廟,
路不熟,看到一堆小吃,聽到戲曲的聲音,
繞繞繞,終於在一堆肉圓攤子中央發現了城隍廟,
很奇特的地理位置。

這座城隍廟是所有城隍廟中位階最高的,
而且是惟一有子嗣的,
因此後殿中還有夫人跟大二少爺的神像,很特別吧!
還有一座註生娘娘哦!有人很慎重其事的在拜,
Peilin猶豫著要不要拜,我是多神論的,什麼都拜。

來城隍廟的重點其實是吃中飯,
挑半天當然選人最多的一攤,
一坐定才發現這攤是蔣經國總統來吃過的60年老店,
真選對了,而且肉圓、米粉跟摃丸都超好吃的(好吃到忘了照相了啦
連我這個超怕摃丸的人都覺得新鮮又彈牙,
肉燕丸更是清香好吃,
只是湯頭太油,我的胃受不了。

好吃的還有愛玉加粉圓,芋頭和情人果綿綿冰也不錯,
只要比34度高溫低的都讚吧!

從綿綿冰店往外一看,才發現城隍廟的全貌,
被小吃店圍得密不透風的感覺(因為大部份都賣炸的),
附近站了一隻很像新加坡魚尾獅的雕像,不過這隻叫「龍鯉」。



吃了一肚子美食後,沿著中山路走回中正路高鐵接駁車站,
看見一棟老樓房,現在是銀行,裡面還有在用哦!
有點想走進去吹冷氣,但那是銀行,不敢沒事進去,以免被盤問,
在這裡辦公就好像走入時光隧道一般,
不過裡面的行員欣不欣賞這種古意倒是不知,
路的盡頭是新竹市政府,看起來很新但建得古意盎然。

回到高鐵站,手上拎了今天的戰利品-米粉、吊鐘燒、竹塹餅,
還有吃不下仍硬買的潤餅捲(後來發現超好吃哦),
結束了今日心靈&肚皮雙重豐富的高鐵體驗遊。

p.s.更多相片在http://shinofish.spaces.live.com/photos/cns!D4EC2E428179797F!7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咻咻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